建築期刊雜誌精選內容在Stack Overflow、Reddit、IT邦幫忙話題分享跟經驗文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建築期刊雜誌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0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龍眼媽與愛演小龍眼等,共有80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建築期刊雜誌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期刊雜誌的相關影片還有期刊雜誌差別的各種內容以及期刊雜誌查詢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建築期刊雜誌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建築期刊雜誌是什麼內容吧: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熱度指數:1412
按讚數:1381
留言數:15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8/1

* 【改善空氣污染能降低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根據 7/26 日在美國丹佛舉行的 2021 年阿茲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發佈的多項研究報告,改善空氣污染會改善認知功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此前報告曾顯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腦斑有關。而此次會議是第一次累計證據表明,減少污染,特別是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和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與降低全因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

* 【MIT科學家研究了如何減少一次性口罩對環境的影響】

據估計,COVID-19大流行期間每天產生多達7200噸的醫療廢物,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口罩。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通過採用可重復使用的口罩可以大大減少這一損失,該研究計算了幾種不同的口罩使用方案的財務和環境成本。研究人員表示,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硅膠N95口罩能更大程度地減少浪費,而他們現在正致力於開發這種新型口罩。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刊登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 【新發明的的尿液或血液測試方法可以發現腦腫瘤】

劍橋大學的醫學研究人員開發了兩種新的測試方法,能夠檢測最惡的腦癌膠質瘤。使用新開發的測試可以在病人的尿液或血漿中檢測到腫瘤,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此類測試方式。 ​​​

* 【歐洲科學家開發出可低成本製造發光材料的新技術】

劍橋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將一種材料的每 1000 個原子中的一個換成另一個,他們能夠將一種被稱為鹵化物鈣鈦礦的新材料類發光體的發光能力提高兩倍。該發現有益於製造更有效的低成本發光材料,這些材料具有柔性,並可使用噴墨技術列印。相關研究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哈佛科學家發起伽利略項目,致力尋找宇宙中的外星科技文明】

哈佛帶領的一支科學家團隊,已經發起了一個旨在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證據的伽利略項目(Galileo Project)。結合地面望遠鏡、人工智能等方案,這項研究將著重於外星智能的物理例證,而不是源自遙遠文明的電磁信號。 ​​​

* 【科學家發現潛在療法能提高人類免疫系統在體內搜索和消滅癌細胞的能力】

近日,南安普敦大學和米蘭國家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人類免疫系統在體內搜索和消滅癌細胞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確定了一種限制調節免疫系統的一組細胞的活動的方法,這反過來可以釋放其他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症患者的腫瘤。目前,這項研究已經發表於《PNAS》。

* 【美國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制氫方面獲得新突破】

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利用太陽能來制氫的關鍵反應方法,即如何將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儘管大多數努力以失敗而告終,且少數成果也面臨著成本過高的尷尬。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支研究團隊,還是設法找到了一種通過厚二氧化硅層來創建導電路徑的方法來有效從水中分離氧分子。該方案能夠低成本地運用,並擴展到大批量生產流程中。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現近 20% 的原始森林景觀與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採掘業特許地相重疊】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近 20% 的熱帶原始森林景觀(IFLs)與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採掘業的特許地相重疊。重疊的總面積約為97.5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埃及的面積。採掘業特許地與熱帶國際森林公園重疊最多,佔總面積的 11.33%,而石油和天然氣特許地的重疊面積佔總面積的 7.85%。該研究發表在《森林與全球變化》上。

* 【MIT研究人員用紅外攝像機和人工智能來預測「沸騰危機」】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核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人員,通過訓練一個神經網絡模型來預測「沸騰危機」。研究人員表示,該模型能夠從具有不同形態和潤濕性(或吸濕性)的表面上的氣泡動力學的高分辨率紅外測量中預測沸騰危機的餘量(即偏離核沸騰比,DNBR)。這項研究成果或將應用於冷卻計算機芯片和核反應堆。目前,該研究已經發表於《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英國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創新方法來「逆轉」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衰退】

英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治療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衰退。臨床前研究顯示,通過「操縱」大腦中被稱為神經元周圍基質網絡(PNNs)的結構組成,可以逆轉衰老小鼠的記憶衰退。 ​​​

* 【中國科學家利用簡單的 RNA 微調讓馬鈴薯和水稻產量提高 50%】

北京大學的研究小組將一種叫做 FTO 的單一基因插入到馬鈴薯和水稻植株中。由此產生的植物是更有效的光合作用者,這意味著它們長得更大,產量也更高 —— 在實驗室中產量提高了 3 倍,在田間產量提高了 50%。它們還能長出更長的根系,這有助於它們更好地忍受乾旱。

* 【歐盟提出一攬子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歐盟委員會近日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提案,旨在實現到 2030 年歐盟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與 1990 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 55%,進而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份提案涉及交通、能源、建築、農業和稅收政策等諸多領域,具體內容包括收緊現有碳排放交易體系,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盡快推出低碳運輸方式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和燃料,制定與脫碳目標相一致的稅收政策等。

* 時間晶體即將誕生?當地時間 7 月 28 日,谷歌在一篇預印本論文中表示,其首次使用 「懸鈴木」 (Sycamore)量子計算機創造出了 「真正的時間晶體」。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超過 80 人,分別來自Stanford 大學、普林斯頓大學、MIT 和德國德累斯頓馬普固體化學物理學研究所(德累斯頓)等科研院所,論文標題為《在量子處理器上觀測時間晶體的本徵態序》(Observation of Time-Crystalline Eigenstate Order on a Quantum Processor )。

* 【新分子圖譜揭示腦細胞發育軌跡】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繪制了胚胎大腦細胞在成熟過程中遵循的遺傳和發育軌跡。這份分子圖譜不僅可幫助人們識別與神經發育狀況有關的基因,確定腦癌中惡性細胞的來源,還可以作為評估實驗室中乾細胞產生的腦組織的參考,同時能改進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細胞替代療法。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

* 【液體填充光纖設計可實現更可靠的數據傳輸】

瑞士 Empa 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纖,該光纖由連續的液體甘油芯和透明含氟聚合物護套組成。這種光纖以光脈衝的形式傳輸數據的能力跟固體塑料光纖差不多,另外它還擁有更高的抗拉強度。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熱度指數:1193
按讚數:1183
留言數:13

《MIT Tech麻省理工科技評論》4/25

*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迄今最白塗料,可使建築物降溫】

近日,美國工程師研制出了迄今為止最白的塗料,給建築物塗上這種塗料或許能給它們降溫,從而減少對空調的需求。據悉,研究人員篩選了 100 多種材料,測試了 10 種不同的配方,最後用高濃度硫酸鋇研制出了這種超白塗料。這種新的最白塗料配方最高能反射 98.1% 的陽光(此前研制出的超白塗料能反射 95.5% 的陽光),同樣能將紅外線熱量從物體表面散射出去。

* 【SpaceX「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
SpaceX「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載有 4 名太空人的SpaceX「龍」飛船在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本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 SpaceX 與美國國家太空總署第二次商業載人太空發射任務。 ​​​

*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大腦飢餓」作用機制】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英國同行合作,發現了「大腦飢餓」的作用機制,有望在減肥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研究指出一種黑皮質素 4 受體(MC4 受體)控制著我們身體的飽腹感,同時也可以由一種藥物觸發。 ​​​

* 【MIT 物理學家通過研究黑洞自旋以尋找暗物質拖拽黑洞證據】

MIT 的物理學家們研究了黑洞的自旋以尋找暗物質減慢黑洞自轉的跡象。研究小組研究了 45 個黑洞雙星的自旋,並計算了當這些黑洞跟一種被稱為超輕玻色子的假想粒子在一定質量範圍(1.3x10^-13 電子伏到 2.7x10^-13 電子伏)內相互作用其旋轉速度會有多快。結果他們發現,兩個黑洞的旋轉速度太快,以至於無法跟超輕玻色子發生任何相互作用。這個結果表明在這個質量範圍內的超輕玻色子不是暗物質,或者也許真的沒有暗物質這種東西。

* 【透明奈米層或帶來轉化效率超過 26% 的太陽能電池】

來自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太陽能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工作組設計了一種用於太陽能電池前端的奈米結構透明材料,這種材料有望幫助硅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超過 26%。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著名科學雜誌《自然能源》上。 ​​​

* 【俄羅斯改進型鈣鈦礦光電池降低能量損失】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科研人員使用氧化鎳納米粒子和結構開發出一種新型光電池,可為物聯網無線設備、健身跟蹤器、智能手錶和耳機提供能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太陽能材料及電池 》上。 ​​​

* 【美日將共同開發 6G 移動通信技術】

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同意共同投資 45 億美元,開發被稱為 6G 或「超越 5G」的下一代通信技術。兩國領導人在華盛頓會晤後發佈的一份聲明顯示,兩國將投資於安全網絡和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的研究、開發、測試和部署。其中,美國已承諾為此提供 25 億美元,日本承諾提供 20 億美元。

* 【MIT 研究人員利用奈米炭黑讓水泥具備導電性,或帶來新採暖系統】

MIT混凝土可持續性中心 (CSHub) 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RNS) 的研究人員,通過將高導電性納米炭材料(碳奈米纖維、奈米管、奈米炭黑和氧化石墨烯)引入到混合物中制備出大量具有導電性能的非均相水泥復合材料樣品。該材料施加低至 5 伏的電壓可以將水泥樣品的溫度提高到 41 攝氏度,這或可以替代傳統的輻射暖系統。

* 【「毅力」號探測器首次在火星成功制氧】

「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首次成功從火星大氣中產生了 5.4 克氧氣,這為宇航員未來探索「紅色星球」鋪平了道路。 ​​​

* 【天文學家用 9 架太空望遠鏡觀測了比鄰星猛烈耀斑】

一個天文學家團隊使用 9 架望遠鏡發現了一個來自太陽最近的比鄰星 (Proxima Centauri) 的極端爆發或耀斑。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它將有助於指導尋找太陽系以外的生命。 ​​​

* 【哈佛大學科學家受摺紙啓發,開發新一代穩定的充氣結構】

哈佛大學約翰·A·鮑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受摺紙啓發,開發了雙穩態充氣結構。這些結構部署後鎖定在原地,不需要持續的壓力,可為新一代堅固的大型充氣系統提供更直接的途徑。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 【EPFL 的科學家研發出超低損耗的氮化硅集成光子電路】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超低損耗的氮化硅集成電路(IC),集成電路的損耗為 1 dB/m,是非線性集成光子材料的紀錄值。這種類型的超低損耗對於允許使用片上波導合成、處理和檢測光信號的集成光子學來說至關重要。 ​​​

* 【瑞典隆德大學研究發現關鍵肌肉基因與 2 型糖尿病有關】

瑞典隆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一個特定的基因對肌肉乾細胞創造新的成熟肌肉細胞的能力非常重要。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 197 億美元,淨利同比降 41%】
英特爾公佈 2021 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為 197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198 億美元相比下降 1%;淨利潤為 34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57 億美元相比下降 41%;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准則的淨利潤為 57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61 億美元相比下降 6%。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熱度指數:921
按讚數:898
留言數:7

《荷蘭在線Netherlands On Line》3/29

*他們沒有忘記,全球還有8億人喝水難!

自1993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3月22日設立為世界水日。

目的是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6「 (SDG6)——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

首要目標是「到2030年,人人普遍和公平獲得安全和負擔得起的飲用水」。

* 【荷蘭設計師開展抗冠狀病毒「城市太陽」項目】

荷蘭設計師Daan Roosegaarde推出了一款新的藝術裝置,試圖利用紫外線來減少空氣中冠狀病毒的數量。

「城市太陽」 (Urban Sun)項目開始於2019年,而新冠病毒在全球大範圍的傳播,使得這個項目更加緊迫。

項目背後的科學依據是哥倫比亞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科學家撰寫的多篇期刊文章。研究表明,波長為222nm的遠紫外線(far-UVC)可使包括各種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株在內的病毒的存在減少99.9%。即使一般的254nm紫外線是對人體是有害的,這種222nm的紫外線對人和動物都是安全的。

「城市太陽」項目的裝置是將一大圈波長為222nm的遠紫外線照射到公共空間,淨化這些區域內的冠狀病毒,是現今政府發佈的保持社交距離規則的一個附加層。

項目中採用的遠紫外線光源是由荷蘭國家計量研究所(VSL)進行測量和校准,同時符合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的安全標準。

此外,由於設計概念的局限性,這種裝置只能在夜間使用,也只能設置在特定地點。

如果今天夏天政府政策已經放寬,Roosegaarde想要在夏季舞蹈節或者其他活動中設立這個裝置。

「城市太陽」項目目的是激發人們的希望和勇氣,在如今特殊情況下探索接觸社會、創造親密關係的可能。

這個項目將設計與科學相結合,提供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人們可以更加人性化地見面,產生聯繫。

這是一個起點,是邁向更好生活常態的第一步。

* 【荷蘭未來都市感「燈泡公寓」】

這群獨特的燈泡公寓是位於荷蘭斯海爾托亨博斯、名為「Bolwoningen」的建築群。

在政府實驗性房屋計劃的支持下,荷蘭雕塑藝術家、建築師Dries Kreijkamp於1984年設計建造了Bolwoningen。

這個建築群被高大的樹木和運河包圍,Kreijkamp的設計目的是想要人們更接近自然生活。

該建築群共有50間燈泡公寓,公寓採用球體的造型,是因為我們身處的地球就是個球體。Kreijkamp也認為球體是創造可持續家園的完美形態。

每間公寓都由鋼筋混凝土和玻璃纖維建造而成。公寓底部有儲藏室,公寓內部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臥室,第二層是浴室,頂層是生活空間。頂層設計採用了獨特的圓形窗戶,提供360度全景視野。

遺憾的是,Kreijkamp於2014年去世,但他設計的Bolwoningen仍吸引著全世界遊客前來參觀。

* 【#實驗動物的犧牲# :荷蘭實驗室里仍有將近50萬個動物實驗】

一份荷蘭政府的報告顯示,在荷蘭的實驗室里對動物進行的實驗數量並沒有顯著減少。

2016年,荷蘭政府發表聲明稱荷蘭立志成為無動物實驗研究和創新的國際科學領域先驅者,目標是在2025年完全廢除動物活體實驗。從實際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離這個目標有一定距離。

已經有大量數據表明,由於人類和其他動物在生物學上的根本差異,動物實驗的結果最多只是對在人類身上可能發生情況的一個近似值,還有可能出現誤導的糟糕情況。

另外,實驗室里的動物所經歷的極度恐懼和壓力也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現如今,科學領域中動物活體實驗涉及的倫理道德方面越發受矚目。荷蘭政府和善待動物組織以及眾多科學家合作,加大對無動物實驗方法的投資,旨在停止對實驗動物傷害的同時,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以及更可靠的毒性評估。

* 【PBL等稱長期氣候變化可能對地方可再生能源供應產生重大影響】

荷蘭環境評估機構PBL、烏特勒支大學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研究報告稱可再生能源可能對氣候變化敏感,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不大,但對地方層面有著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利用高分辨率計算方法,從理論和實際運用兩方面分析了氣候變化對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影響。

計算結果表明,在全球這些影響在幾十年(>2050年)內溫度變化在3-4℃。

然而對地方層面,氣候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例如,在南美洲南部、中美洲和地中海盆地,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大幅減少了30%至40%。

2016年的《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是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理想情況是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為了達成該目標,協定生效後荷蘭就開始啓動了到2050年的荷蘭循環經濟項目。該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沒有任何廢棄物的、100%的循環利用。

該研究報告發現可能對區域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未來規劃和投資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該研究也有助於後續相關方面的研究,例如評估當地氣候對於經濟和自然系統的影響。

* 【萊頓研究人員監測廢棄口罩對野生生物的影響】

萊頓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觀察廢棄口罩、橡膠手套和其他防疫垃圾對野生生物有何影響。

該項目開始於垃圾研究人員在萊頓河的運河中發現了一條被乳膠手套包裹住的鱸魚。這是荷蘭第一個已知的防疫垃圾「受害者」。到目前為止,研究小組已經收集了28只動物的報告,這些動物要麼被防疫垃圾殺死,要麼受這些垃圾的影響。這其中包括在美國因食用手套而死亡的貓,法國一隻藏在口罩里的章魚,以及在巢中「使用」口罩的鳥。

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說:「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防護用品的使用量將增加,並繼續威脅到野生生物。」 除此之外,亂扔垃圾的物品將降解成更小分子的塑料,並在環境中留存數百年。因此,若要更好地瞭解口罩和手套的影響範圍,進一步監測因防疫產生的垃圾也很重要。

* 【荷蘭自然保護組織對在保護區附近建造風車的計劃感到擔憂】

根據新聞調查組織Investic、荷蘭忠誠報、時事節目EenVandaag以及阿姆斯特丹當地週刊《綠色的阿姆斯特丹人》(De Groene Amsterdammer)的一項研究,在荷蘭發放的新風力渦輪機許可中,約40%位於自然保護區內或周圍,自然組織擔心這些渦輪機對當地鳥類和蝙蝠種群產生的影響。

在荷蘭,現已有600多座風車被建在了自然保護區內。能源公司已經獲得了在Natura 2000地區再建造175個風車的許可,而這裡被稱作是「歐洲最脆弱的地方」。這些公司總共可以在自然保護區內或保護區周圍建造大約300個新渦輪機。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風車對鳥類種群有不利的影響,這包括當地物種和候鳥。此外,蝙蝠也容易受到風車的傷害。儘管對動物在實際中的威脅程度尚不清楚,但風車減少了動物的棲息地,破壞了飛行路線,並容易引起飛行中相撞。

在自然保護區建設一個可持續能源項目之前,能源公司首先必須計算出該項目會對當地野生動物造成多大程度的不利影響。除了自然死亡率外,鳥類死亡率最高不超過1%是被允許的。瓦赫寧根大學的生態學家Ralph Buij說:「但根據目前對飛行行為的瞭解,我們根本無法準確預測有多少鳥會飛到風車上。」「很多動物物種都可能受到風力渦輪機的影響,但我們不知道是哪些,或者影響到什麼程度。」

* 荷蘭萊頓是一座奇妙的歷史名城,數百年來一直激發著藝術家的靈感,它也是荷蘭風格派運動的搖籃。提奧·範·杜斯堡就是在這裡於1917年創立《De Stijl》雜誌的,這為有影響力的藝術運動注入了生命。

萊頓布料廳市立博物館位於萊頓,自1874年以來一直為萊頓市立的藝術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建於1640年的萊頓布料廳內。2017年,就在風格派誕生一百週年之際,博物館購買了提奧·範·杜斯堡的傑作之一:Contra-compositie VII(1924年)。

* 【荷蘭藝術家用三角玻璃創造獨特意境】

Folke Janssen是一位來自荷蘭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往往會運用切割的三角形玻璃,這些玻璃被一種特殊的粘合劑連接在一起,Janssen將玻璃與一系列事物組合在一起,創造出有著獨特意境的精彩紛呈的作品。

Janssen認為物質是用來表達其核心內容的手段,這些作品是對他內心抽象世界的一種反映和探索。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熱度指數:650
按讚數:638
留言數:6

本周財經類期刊重點摘要

Economist(經濟學人)
封面故事:兩國方案還是一國
以巴五月血腥戰事導致數百死 除了為下一次戰事清掃戰場外 什麼都沒做
“兩國”進程不是通往和平的道路 反而這條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企業正重啟對投資的熱愛 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變革
為了避免歐洲出現經濟雙速現象 德國必須先忍耐一點通膨的存在
重新定義清潔空氣 大家該開始動手清潔建築物內的空氣了
虛假的彌賽亞 墨西哥總統用不當手段推行破壞性政策

Barron’s(巴倫週刊)
封面故事:買進AT&T
美國電信巨擘增加股息的同時花了數十億美元進行收購 新計畫準備回收了
大型油企過渡到再生能源並不容易 歐洲油氣比美國油氣更容易轉向低碳科技
美國總統拜登週五提交2022年6兆美元預算 到2031年預算將擴張到8.2兆美元
萬一美國聯準會無法升息該怎麼辦 利率接近零是新常態
美國參議院即將通過一籃子中國計畫 促進美國先進技術研發與生產來應對中國挑戰
貴金屬過去一個月已漲了7% 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心理關卡
華府即將通過對電動車有利的政策 但市場似乎漠不關心

Fortune(財富雜誌)
在全球疫苗供應鏈中 中國從落後國家搖身成為領導國家
空中巴士敦促供應商 開始針對空中旅行的反彈進行投資
乙太幣創辦人稱該幣等待已久的轉向”股權證明”模式 可以成為解決加密貨幣龐大碳足跡的一種方式
比特幣如雲霄飛車般的價格起伏 將迫使特斯拉的獲利受到衝擊
去年一整年損失4.5兆美元 旅遊業看好將出現開始復甦
拜登下令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 武漢實驗室是否外漏病毒再度成為焦點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熱度指數:236
按讚數:235
留言數:5

今天的財經產業趨勢單元,邀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房地產專家 張金鶚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住房自由的人生:房地產專家張金鶚教你活用七三法則、大數據,找回居住自主權》/ 天下文化。

居住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一件大事,無論租屋或買屋,住房應該也是一般人生命中最大的一筆消費。然而,面對這樣的切身大事,你將如何做判斷?是聽媽媽的話,還是任由房仲的話術擺布?面對真真假假的廣告和業配文,到底房地產的真相是什麼?該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住房策略呢?房地產專家張金鶚現身說法,為大家深入剖析房產世界的眉眉角角,引導大家找回和住房的友善關係,正確認識房產世界的運作法則與投資風險。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S5oTYytPQqo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內容介紹
居住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一件大事,無論租屋或買屋,住房應該也是一般人生命中最大的一筆消費。然而,面對這樣的切身大事,你將如何做判斷?是聽媽媽的話,還是任由房仲的話術擺布?面對真真假假的廣告和業配文,到底房地產的真相是什麼?該如何做出正  確的判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住房策略呢?

房地產專家張金鶚現身說法,為大家深入剖析房產世界的眉眉角角,引導大家找回和住房的友善關係,正確認識房產世界的運作法則與投資風險——

累積數十年經驗的房產專家張金鶚,這次要從自身的住房經驗出發,告訴大家他如何用「七三法則」和「五大購屋元素」幫自己做出最好的住房策略。透過討論各種與住房有關的疑難雜症,幫讀者逐一釐清自己的需要,了解房地產世界的風險與景氣,認識房子與人的生命週期,進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住房判斷。

此外,他也要教讀者如何活用大數據所製作的「好時價」網站,正確評估房屋的價值與特性,幫自己把房產功課做好做滿,讓讀者在眼花繚亂的房屋買賣話術中,做出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明智決定,不會再為了買錯房或被房子套牢而遺憾終身。無論是正為租屋、買屋而煩惱的年輕族群,或是正在思考換屋或以房養老的中高族群,都應該先來看看本書,為自己掌握居住的主控權。

◎作者介紹:張金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畫系碩士、博士,曾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英國瑞汀及格拉斯哥大學、瑞典國家建築研究中心、日本明海大學等校擔任訪問學者。從事學術研究三十多年,研究領域橫跨建築、都市計劃、公共政策、經濟、財務金融與地政,經常於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並長年在各大報章雜誌發表專論。曾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2013至2014年受邀擔任台北市副市長,現任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畢生以發展台灣住宅及房地產研究為己任。